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战略与政策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主导地位变迁和效度分析
    岳晓旭1,袁军鹏1,潘云涛1,石淑香2
    2016, 37(01): 3-13. 
    摘要 ( 221 )  
    从时间、横、纵对比三个视角,分析中国在国际合作中主导地位的变化,侧面反映科技能力的变化。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以2004—2013年的SCI论文为数据样本,从总体、与发达国家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三个层次分析中国主导地位的变化,并与日本、印度的变化进行对比,最后对主导论文的引用情况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但深度和广度仍与其他国家有一定差距。中国主导地位和主导论文质量得到了提升。与日本相比,在国际科技合作率、合作国家数、与G4合作比例方面、主导论文平均被引次数,中国仍存在一定差距;与印度相比,中国在国际科技合作率方面较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合作态势研究
    吴建南1,2,杨若愚1
    2016, 37(01): 14-20. 
    摘要 ( 231 )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科技合作越来越频繁。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梳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论文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论文和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论文的数量、研究领域等方面差异很大。而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合作论文的数量、研究方向、被引频次差异也较大。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应鼓励三国和多国科技合作,并且要关注不同国家的特色学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是否促进了地区创新?——以“黄三角”战略为例
    吴晓飞,李长英
    2016, 37(01): 21-29. 
    摘要 ( 154 )  
    越来越多的区域经济规划上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但有关这些战略实施的创新效应的认识仍然较为模糊且不完善。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黄三角”战略)为例,采用2005—2013年的县级数据和Tobit回归模型对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地区创新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但这一影响作用事实上并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利申请量与R&D投入因素的弹性关系研究——基于36个产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徐 明
    2016, 37(01): 30-37. 
    摘要 ( 240 )  
    对比分析我国不同类型产业的专利产出对R&D投入要素的敏感程度,采用产业专利申请量变化率与R&D人员全时当量变化率、R&D经费总量变化率、R&D项目总量变化率的比值作为弹性的计算方法,按产业年均专利申请规模划分产业类型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低规模和高规模专利产出的产业中专利申请量受R&D人员全时当量的影响最为明显;中规模专利产出的产业中专利申请量受R&D经费总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需要考虑产业的不同类型,以便建立最有效的R&D投入组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理论与方法
    社会经济制度化发展——以韩国《社会企业育成法》为视角
    金仁仙
    2016, 37(01): 38-45. 
    摘要 ( 305 )  
    社会企业作为推动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韩国是亚洲唯一的以法律形式支持社会企业发展的国家,2007年制定的《社会企业育成法》极大地促进了韩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多年的实践为制度的优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企业的制度化发展渐趋合理。社会企业的制度化是推动社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梳理韩国政府在制度支撑、财政扶持、运营管理和政企合作等4方面的扶持方式,评析其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为社会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战略共识、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的实证研究
    杨建君,徐国军
    2016, 37(01): 46-57. 
    摘要 ( 204 )  
    尽管组织学习对于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已获得学者普遍认同,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组织学习影响因素及其生成机制的认识还不清晰。从企业高管团队与员工间的战略共识与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出发,引入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的调节作用,从而构建战略共识、知识共享、组织学习以及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模型。运用174家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战略共识对组织学习具有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战略共识与组织学习之间发挥中介作用,高管团队与员工间的信息不对称削弱了战略共识对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资本对获取创业知识的驱动过程解构——基于创业者能力视角
    芮正云1,2,庄晋财1,罗瑾琏2
    2016, 37(01): 58-68. 
    摘要 ( 220 )  
    创业者如何动员社会资本,高效获取创业知识?针对这一问题,整合网络嵌入视角与组织学习视角,对“社会资本—创业知识”的过程进行解构,认为创业者的关系能力与学习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实证结果发现:(1) 不同维度社会资本对创业知识获取的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关系维度和结构维度均呈现倒U型影响,认知维度对创业知识获取则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 创业者的关系能力能够正向调节关系型、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创业知识获取之间的作用关系,但是在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创业知识获取之间起到的却是负向调节作用,而创业者的学习能力能够正向调节关系型、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创业知识获取之间的作用关系,但是学习能力在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创业知识获取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研发强度对二元式创新的影响——来自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曾德明,李  励,王泓略
    2016, 37(01): 69-79. 
    摘要 ( 204 )  
    基于汽车产业93家上市公司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探讨了高管团队特征、研发强度对二元式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强度对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随着研发强度的增大,企业倾向于采用利用式创新;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年龄异质性与任职期异质性正向调节研发强度与二元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团队规模与平均任职期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但平均任职期、年龄异质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平均年龄对研发强度与利用式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型企业中地位与创新的关系研究——以风险承担、创新支持为机理
    于维娜1,2,3,樊 耘1,2,3,马贵梅1,2,3,门 一1,2,3
    2016, 37(01): 80-94. 
    摘要 ( 197 )  
    构建了风险承担意愿的视角下知识型员工的地位特征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运用346个有效知识型员工样本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 组织中的正式地位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U型影响;组织中的非正式地位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2) 风险承担意愿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风险承担意愿在两种个人地位特征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均存在中介效应:风险承担意愿在组织中的非正式地位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它在组织中的正式地位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随着正式地位增高而加强。(3) 创新支持正向调节风险承担意愿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主管创新支持的调节效应高于组织创新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发投入影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吗?
    董明放,韩先锋
    2016, 37(01): 95-107. 
    摘要 ( 203 )  
    使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基于空间异质性和非线性的双重视角,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技术探讨了研发投入强度对技术效率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效应,而是呈负向门槛效应和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研发投入强度与技术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中西部地区和全国情况基本一致,而东部则呈明显的U型关系,且其最优研发投入强度区间是0.54%~2.80%;进一步考察发现:在资本结构门槛下,研发投入强度与技术效率之间呈明显的倒U型关系,且其最优资本结构区间为33.87%~65.07%,而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呈显著的N型、倒N型和倒N型关系;在资本密度门槛下,研发投入强度与技术效率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当资本密度小于3.29%时,研发投入强度对技术效率的促进效应最大,但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呈现明显的负向、U型、倒U型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接型学术创业与大学创业教育的契合研究——以美国百森商学院为例
    李华晶1,2
    2016, 37(01): 108-114. 
    摘要 ( 154 )  
    从直接型学术创业和间接型学术创业的研究现状出发,聚焦间接型学术创业四个领域,将其与大学创业教育四种类型联系,构建了整合分析架构,并以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为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间接型学术创业与大学创业教育存在“在校生创业—创业活动”、“毕业生创业—创业课程”、“就业后创业—创业专业”、“企业内创业—创业项目”等契合关系。启示在于,避免对学术和创业内涵的认识误区,学术创业是知识创造价值并引领变革的过程,与大学创业教育契合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并推动经济社会进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归高管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吗?
    张信东,吴  静
    2016, 37(01): 115-128. 
    摘要 ( 189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留学生和移民选择回国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日渐受到学者的关注。以2009—2013年中国创业板企业为样本,考察海归高管群体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结果发现,海归高管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创新产出更具原创性,而且海归高管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海归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创新行业和非创新行业均显著,且在创新行业更为显著;上述结果在经过内生性分析和其他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场进入者的战略决策模式——一项探索性多案例比较研究
    薄秋实,陈 华
    2016, 37(01): 129-141. 
    摘要 ( 175 )  
    基于决策理论学派整合和拓展了市场进入研究,提出了一项探讨企业的先前经验如何影响其在新市场中战略决策过程中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2家企业进行深度访谈,进而获取了7个市场进入的案例样本,并通过跨案例的比较和分析刻画了企业在战略决策不同阶段的各项过程维度即知觉性表征、分析性表征、直觉性搜索和系统性搜索,最终将这些过程维度组合形成的战略决策过程界定为以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为特征的4种战略决策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社会化策略对研发人员离职意愿的影响——团队导向人力资源实践的作用
    张光磊1,彭 娟2,陈丝露1
    2016, 37(01): 142-151. 
    摘要 ( 207 )  
    组织社会化被认为是工作者适应一个新工作或组织新角色的过程,其对研发人员离职倾向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组织社会化策略对研发人员离职意愿影响及其边界的研究还较为少见。采用跨层次纵向追踪的研究方法,以101个研发团队446名新入职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团队导向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差序感知在新入职研发人员的组织社会化策略与离职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实施制度化的组织社会化策略将降低新入职研发人员的离职意愿;员工差序感知在与团队导向人力资源实践中团队结构设计措施维度在组织社会化策略与新入职研发人员的离职意愿之间存在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领导风格、组织承诺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关系研究
    杨慧军,杨建君
    2016, 37(01): 152-161. 
    摘要 ( 166 )  
    基于战略领导理论和组织承诺理论,研究变革型、交易型领导风格对突变创新、渐进创新的影响,引入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作为中间变量,考察其中介效应。通过178家中国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变革型领导风格有利于突变创新的形成,交易型领导风格有利于渐进创新的形成;变革型领导风格下,员工更倾向于情感承诺,交易型领导风格下,员工更倾向于规范承诺;情感承诺有利于企业突变创新的形成,规范承诺有利于企业渐进创新的形成;情感承诺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突变创新之间有中介效应,规范承诺在交易型领导风格与渐进创新之间有中介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涯适应力、创业激情和创业意愿关系研究
    梁 祺1,2,王 影1
    2016, 37(01): 162-170. 
    摘要 ( 264 )  
    生涯适应力越强的个体是否意味着其具备较强的创业意愿,二者之间的内在传导机制是怎样的,这些都是生涯实践中的重要话题。为此,架构了以创业激情中介变量、社会资本为调节变量的概念模型。并且,基于168份问卷数据,采用分层回归方法验证模型。结果表明,生涯适应力对个体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激情在此间有中介作用,甚至在生涯关注对个体创业意愿的影响中有完全中介作用;包含关系资源和关系强度内容的社会资本正向调节创业激情的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支持影响离职倾向的路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张 莉,钱珊珊,林与川
    2016, 37(01): 171-180. 
    摘要 ( 184 )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社会支持影响离职倾向的中介模型。以工作家庭平衡国家研究项目为依托,通过调查10个国家或地区的2830名企业员工,探究工作家庭冲突和促进在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和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工作支持通过工作对家庭的冲突影响离职倾向;非工作支持通过工作家庭冲突和促进同时影响离职倾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