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栏: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自立自强生态系统:系统重构、靶向催化及赶超机制
    李小鹏, 杨洋, 桂黄宝, 计丽妍
    2023, 44(07): 3-20. 
    摘要 ( 152 )  
    在国际政治环境纷繁多变、科技竞争态势激烈、创新合作前景堪忧背景下,迫切需要在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传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具有主体自发、导向性弱和动力内生等特点,用来指导具有目标导向性强(突破和赶超)、政府参与度高(新型举国体制)、外源动力足(不局限于市场驱动)等特征的科技自立自强的实现显得过于温和。在创新生态系统基础上重构形成科技自立自强生态系统,并研究其靶向催化、非对称赶超以及跟踪调节机制。首先,基于传统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和机理,打破虚实界限重构形成科技自立自强生态系统,并研究系统要素结构、内生动力和运行机理。其次,以科技自立自强生态系统为核心厘清其所需的个性化政策环境,定向研究相关政策的调节催化机制。再次,从赶超位置、运行调节机理和未来演化路径等方面研究科技自立自强生态系统“非对称”赶超机制。最后,界定科技自立自强生态系统赶超跃升过程中的演进阶段,并制定科学的调整策略和纠偏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型研发机构布局模式研究——基于创新链管理的视角
    郭栋, 曲冠楠
    2023, 44(07): 21-32. 
    摘要 ( 125 )  
    当前,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新型研发机构的战略布局模式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以创新链管理为视角,系统分析并提炼了地方政府主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布局模式,并以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为例,探讨了“学研主体引进和培育”“单一学研主体引领”“多元学研主体共建”以及“产学研主体共建”四种模式的具体实践方式。在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型研发机构布局过程中,地方政府应从创新链管理的视角出发,结合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创新资源禀赋,依据创新链薄弱环节和创新主体集中度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从源头上更好地选定符合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实际的领域、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凝聚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力、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轨道跃迁背景下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台山核电EPR首堆建设经验
    赵剑波
    2023, 44(07): 33-45. 
    摘要 ( 41 )  
    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要求企业从微观层面提供更多实践支撑。尤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颠覆性创新推动技术轨道发生跃迁。技术轨道跃迁会产生更大的创新不确定性,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越发依赖于探索性、引领性的方式,以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技术变轨意味着新旧技术轨道之间形成了知识缺口,企业需要更新其知识基础和技术能力,这一过程为企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机会窗口。台山核电 EPR 首堆建设经历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是我国企业在战略性新技术领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典型案例。基于案例研究方法,总结台山核电 EPR 首堆建设经验,探索企业在面对技术跃迁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颠覆性技术商业化应用与主导设计形成的创新机制。研究颠覆性技术首次商业化过程中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的相互关系,明确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与技术轨道跃迁之间的内在逻辑。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创新情境正在发生变化,很多颠覆性技术首先在中国市场得到应用,中国企业需有自立自强的创新自信,主动推动技术范式迭代,构建知识管理体系,将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成为先进的技术创新范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理论与方法
    国家科技治理现代化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中国与G7国家的比较
    孙玉涛, 柳玉梅, 陈灵芝
    2023, 44(07): 46-61. 
    摘要 ( 59 )  
    国家科技治理现代化评价对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具有指引作用。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将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解读,解构体系的要素、结构、功能,阐述了国家科技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并据此建立要素深化、结构优化与功能进化 3 个维度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评价体系,采用循环修正思路对 2008—2018 年中国与 G7 国家的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 功能进化是影响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首要因素;(2) 中国与 G7 国家的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整体呈现出“均衡型”、“功能不适型”、“结构失调型”和“结构领跑型”4 种类型;(3) 中国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是“结构领跑型”,资源配置结构比较合理,但要素深化和功能进化水平有待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评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概念框架与指标体系初探
    陈玲, 李鑫, 孙君, 汪佳慧
    2023, 44(07): 62-74. 
    摘要 ( 46 )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创新资源集聚度和全球影响力的关键抉择。研究从创新中心的历史路径、演化趋势与特征出发,界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与内涵;基于科学研究、创新经济、创新生态三个维度,建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估指标体系。从评估结果看,美国城市在科学研究能力与创新生态得分上突出,中国城市在创新高地指标优势显著,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通讯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风险投资极具活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战略与政策
    科技政策、企业自主创新与创新决策
    于洋, 方森辉
    2023, 44(07): 75-90. 
    摘要 ( 78 )  
    以 2006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这一科技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 2003—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发现:(1) 科技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上市公司自主创新水平,体现在上市公司新颖专利申请量的增加,经过模型有效性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 机制检验发现,科技政策通过增加政府科技支出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水平,主要体现于企业新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增加;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高的地区,科技政策的激励作用越强;(3) 进一步研究发现,科技政策对原有创新企业激励作用高于新增创新企业,体现在原有创新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以及创新持续时间的增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产权政策对数字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来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证据
    姜南, 马艺闻, 刘谦
    2023, 44(07): 91-109. 
    摘要 ( 68 )  
    当前,各国竞争优势和竞争中心逐渐从有形的“物质”转变到无形的“数据”竞争,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领域之一的数字经济,其发展关乎我国国家战略大局。数字经济时代,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市场层出不穷,这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驾护航,数字技术和数据权益等诸多数字经济要素均可以在知识产权框架内加以激励和保障。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 2011—2019 年间中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区域数字经济的影响,探讨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作用于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机制和政策启示。结果发现:(1)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存在;(2)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随时间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滑的趋势;(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通过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吸引科技人才集聚以及振奋当地企业家精神等方式刺激数字经济发展,其中企业家精神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4)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到城市规模和城市财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创业导向对原始性创新的影响研究——企业制度资本的中介作用
    刘嘉慧, 高山行, 李炎炎
    2023, 44(07): 110-126. 
    摘要 ( 61 )  
    增强企业原始性创新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建设的关键。企业创新活动与战略导向密切相关,创业导向作为一种体现企业勇于冒险并积极采取行动的战略导向,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实现创新突破。尽管已有研究初步探讨了创业导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然而创业导向如何作用于原始性创新尚不明晰。鉴于此,采用创业导向的新维度划分方式,将创业导向的先动性与创新性合并为创业行为维度,风险承担性定义为管理层风险态度维度,剖析了创业导向中管理层风险态度与创业行为对原始性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差异化影响,并结合资源视角与制度观点,探究两类具有转型经济制度特色的资源(正式制度资本与非正式制度资本)在创业导向与原始性创新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发现:第一,创业导向态度和行为维度对原始性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创业行为能够有效促进原始性创新,而管理层风险态度未能显现出对原始性创新的显著影响;第二,中介效应显示,管理层风险态度能够通过正式制度资本与非正式制度资本促进原始性创新,创业行为对原始性创新的作用效果也被正式制度资本和非正式制度资本部分中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应用对企业商业模式裂变的影响研究——跨界搜索的中介作用与战略柔性的调节作用
    王炳成, 张强, 刘露
    2023, 44(07): 127-142. 
    摘要 ( 57 )  
    数字化应用助力企业实现商业模式的裂变式发展,但当前对于具体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数字化应用对商业模式裂变的影响,分析跨界搜索及战略柔性在数字化应用与商业模式裂变之间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采用情境实验研究方法,对数据检验后发现:(1) 数字化应用对商业模式裂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 跨界搜索在数字化应用与商业模式裂变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 战略柔性在数字化应用与跨界搜索的关系中起到强化的调节作用,并会强化数字化应用通过跨界搜索影响商业模式裂变的中介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能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郭丰, 杨上广, 柴泽阳
    2023, 44(07): 143-161. 
    摘要 ( 87 )  
    绿色技术创新在环境治理和碳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是否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以 2016 年开始的双创示范基地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 2011—2019 年中国 233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 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上述结果在共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2) 异质性分析发现,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中西部城市、一般地级市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3) 在作用机制上,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缓解城市融资约束、增加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强化科技战略引领渠道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应不断深化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给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与管理
    创业者性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社会约束和创业者偏好的链式中介作用
    王颢, 张勉
    2023, 44(07): 162-182. 
    摘要 ( 62 )  
    性别平等是创业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多数已有研究从社会约束或个人偏好的视角,发现男性创业企业家比女性创业企业家取得更好的经济绩效,以及做成的企业规模更大。但鲜有研究将约束和偏好两种视角关联起来,并探讨行业的边界条件。基于地位特征理论,以 2008 年、2010 年和 2012 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库 4 694 个创业者为样本,从约束和偏好关联视角探究创业者性别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创业者经济社会地位感知、企业成长期望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行业性别平等性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相对于男性创业企业家而言,女性创业企业家感知到的经济社会地位低,从而降低了使企业成长的期望,进而表现为企业的经济绩效差;行业性别平等性减弱了性别对经济社会地位感知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